才五十幾歲,上下樓梯膝蓋就開始痛痛嗎? 聽醫師說膝蓋已經開始退化,讓你很擔心之後要開刀嗎? 不想開刀的話,能做什麼治療呢?
許多研究發現,對於早期的「膝蓋退化性關節炎」,和口服消炎藥、注射類固醇或玻尿酸相比,PRP(血小板)注射是療效最好的注射治療,也幾乎沒有副作用。
什麼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?
如果你走路太久、上下樓梯或久坐站起時,會感到膝蓋有疼痛僵硬感,而膝蓋內側常常壓了會痛,小心,這很有可能是早期的膝蓋退化性關節炎。
一個退化的膝蓋,在膝蓋構造上,不僅只是骨刺形成,周圍的組織其實更早退化,包含了軟骨磨損、半月板受傷、韌帶受傷鬆弛、滑膜發炎。對於早期的退化,有時候在X光上還沒有明顯發現,但更細微的變化其實已經可以用超音波看到。
什麼是PRP? 注射流程是?
PRP,全名是Platelet-Rich Plasma(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溶液),可以在門診直接注射,抽出自己的血液後,透過透殊的試管離心,得到的高濃度血小板,含有許多生長因子,在超音波導引下,注射到膝蓋,幫助受傷或退化的組織修復癒合,整個流程約需30分鐘左右。
使用白血球含量少的PRP,比較不會引起疼痛和水腫,減少對關節刺激,效果也比較好
膝蓋退化多嚴重呢?
膝蓋關節退化,依據X光影像的表現,由輕微到嚴重,可分成一到四級。面對膝蓋退化的問題,尤其是第一、第二和第三級初期,都算是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,這時能越早接受再生治療,效果越好。到了第四期後,軟骨已經磨光光,這時治療效果則比較有限,可能就需要考慮開刀換關節。
– 第一級: 疑似有關節空隙狹窄,骨刺快要產生
– 第二級: 關節空隙輕微變窄,有明顯骨刺產生
– 第三級: 關節空隙明顯變窄,有明顯多處骨刺,硬骨開始變白
– 第四級: 關節空隙幾乎消失,有大大的骨刺,硬骨磨損變形
PRP治療要有效,注射方式最關鍵
治療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,PRP到底要打入多少的量才足夠,目前沒有定論,研究上大多使用3~8cc。
但就是把PRP全數打入關節嗎? 當然不適這麼簡單! 膝蓋退化,不只軟骨磨損,周遭支撐膝蓋的肌腱、韌帶、半月板也都有受傷鬆弛的情形,所以,採取多點注射,把PRP打入關節和周遭肌腱韌帶,也就是所謂的「周全性關節注射治療」,會比單點注射只打入關節,更加全面有效果。
PRP治療膝蓋關節炎要打幾次? 效果多久?
膝蓋治療大原則:再生修復+減少磨損
對於退化性膝蓋關節炎,PRP血小板治療,可以幫助膝蓋修復再生,但病人總是擔心,再生之後,果多走路運動,是不是又會磨損呢?
所以,除了「增加修復」之外,更重要的是,要「減少磨損」。減重和避免長期蹲跪,以及訓練大腿的肌肉力量,才能為訓練出天然的護膝,用肌肉力量分散掉軟骨的承重,避免軟骨過度退化磨損,「修復」的力量才會超過「磨損」。
越早治療,效果越好!
如果要在X光上看到明顯的膝蓋關節腔狹窄,此時軟骨都已經磨損10%以上。而早期的超音波檢查,可以更早發現周圍組織的退化磨損。很多研究都發現,對於膝蓋退化性關節,越早期發現,越早期的積極治療,包含減重、膝蓋肌力訓練、再生注射,效果會更好,千萬不能再要有「等到骨刺更明顯再治療就好」這種錯誤觀念。
參考文獻
2.Platelet-Rich Plasma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. Curr Rheumatol Rep (2017)